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幫新聞台加油!(二)
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嗎?當我下定決心幫新聞台加油才沒多久,就來了艱難任務。同一個笨蛋用同一台舊數位相機拍同一台爛電視機的同一家很爭氣的新聞台的模糊畫面傳來給我。
還是東森新聞,我一點私心也沒有,並沒有對東森新聞厚愛,而是因為5/30、5/31東森新聞對閩南語漢字搞定!「阮翁連鞭倩工人摒清氣」看懂了嗎?的報導讓不用功的教育部很難看,我認為不應該因為已經嘉許過就不能連續表揚,因為表現實在太突出,特別連兩次的再度鼓勵我們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候選對象(詳見:幫新聞台加油!(一) )。
這次的主題是:新聞不能報錯,但新聞本身是錯呢?
一、台灣閩南語?閩南語?台語? 教育部應該先定義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夾雜漳、泉、漢、英、日、荷蘭、平埔的語言到底應該怎麼稱呼?,顯然東森新聞的新聞敏感度很高,所以看了教育部這本[台灣閩南語辭典],馬上在螢幕上方標出[台語]、螢幕下方是[閩南語],東森新聞不客氣的指出疑問,勇氣可嘉,教育部是否看到?
二、[挫]是錯,應該是[辶]或[辵] 這個好笑,[教育部國教司諮詢教師鄭安住:「民間卡拉ok「玩耍」,都是「挫」字旁的日、月,遊走日月叫做「玩耍」,但是因為本字佚陶,在民間大家都不能接受 ,反而卡拉ok用的都是「挫」字旁,那我們很多文字用法都用約定俗成的。]
要先研究一下是誰的錯,明明部首是[辶、辵ㄔㄨㄛˋ],東森新聞的字幕打的是「挫ㄘㄨㄛˋ」,真的「錯ㄘㄨㄛˋ」了。
依我挺新聞台的心態來說,我認為是教育部不知哪裡找的這個諮詢老師,發音糟糕到不行,該捲舌也不捲舌,害我差點ㄘㄨㄛˋ(備註:台灣閩南語)出來,東森新聞記者們聽力應該是一級棒,而且需忠於新聞本身,假如這個諮詢老師沒捲舌而字幕打出來正確發音的話,那就是東森新聞造假,最高NCC可罰到一百萬,因此需給上字幕同仁掌聲鼓勵,不僅讓公司免於一場災禍,也給這位諮詢老師漏氣、給教育部難看。
當然,有可能是因為這則新聞報導的重點在講[台灣閩南語],相比較之下,中文的發音標準與否在整個新聞事件中顯得微不足道,因此犯了一個小錯也說不定,但是我強烈主張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東森新聞同仁的水準不會這麼低的。
延伸閱讀:
- 慕容理深,多啦A夢在東森?
- 慕容理深,我沒看到 E.T.
- 鉑鎂鑼,幫新聞台加油!(一)
- 鉑鎂鑼,4:3、16:9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半瓶水還好,沒有水才真糟糕!
轉載---中華電MOD 身分合法了
【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台北報導】2007.05.31 01:25 pm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30)日與中華電信多媒體隨選視訊服務系統(MOD),正式簽定行政契約,宣告MOD取得合法身分轉型為開放性平台。不過,有線電視業者將聯手大反擊,近日將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日前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向NCC提出訴願,認為NCC日前決議中華電MOD轉型為開放性平台,但MOD實際上仍是有線電視系統,已違反依法行政原則。 不過,NCC訴願會日前以NCC還未對MOD做出「行政處分」,表示無法受理此訴願。身分一直未定的中華電信MOD,在NCC終於與中華電信簽定行政契約下,正式取得合法身分。 據了解,中華電將必須依契約內容,提出營業規章及費率,交由NCC審查,以及繳回有線電視執照,中華電信MOD完成平台改造,不再是有線電視系統,解決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問題。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理事長陳繼業表示,NCC認為中華電MOD已完成改造,轉型為開放性平台,但實際上仍是有線電視系統,「看不出來改造前後,有什麼不同?」 陳繼業指出,NCC現在對中華電MOD做出行政處分後,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決定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主要的訴求可能包括要求中華電信MOD暫停播出,直到法令完備為止等。 【2007/05/31 經濟日報】
----------------------------------------------------------------------
----------------------------------------------------------------------
都沒人看得懂這些人在幹嘛,到底在吵什麼、到底在爭什麼?好像跟大家也無關?
先說觀眾付出什麼代價看電視。先假設看電視付出的時間跟想獲得的(娛樂、資訊等等)成正比(覺得不值得的可能就不看了),我們付了收視費、看了廣告買了東西,系統台收了我們的收視費向電視台買頻道、電視台依廣告收視率拿廣告主的廣告預算,看起來觀眾最直接的代價就是現在付的有線電視費用,全國有線電視用戶我的估算是一年大概付了快200億,其中約一半是系統台的利潤、費用及其他成本,另一半是系統台的購買頻道成本,我們觀眾一年每戶約付出6000多元,造就現在的大鍋飯有線電視頻道。
有人覺得好處是頻道多、費用便宜,但是我覺得一點好處都沒有,因為壞處太大了,我們的電視科技、觀念、生態嚴重落後。
因此,當中華電信這樣的競爭對手出現,系統的緊張可想而知,中華電信不是為了一年200億的小錢,而是因為未來的時代通信業者與傳播業者業務將百分之百重疊,中華電信為了不能失去固網、寬頻用戶,必須砸大錢爭取電視用戶。
本來競爭是好事一樁,中華電信應該有機會提供好的內容給觀眾,好好的刺激有線電視業者,結果過程卻充滿草率,讓已經是怪獸的中華電信變流氓,有線電視系統流氓變無賴,大家都在開玩笑!
這篇報導告訴我們幾個重點: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幫新聞台加油!(一)
新聞台是台灣的奇蹟,台灣的特殊文化,幫新聞台加油我認為只是第一階段,接下來應該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護之。
台灣的新聞台創造了世界新聞史嶄新的一頁,假如我們因為新聞台數量太多而不想保護,台灣的新聞台應該也會被千古傳唱。
新聞台更值得好好研究,學問是非常深的,假如有機會,我也想用多元的觀點及層次來討論新聞台的一切,從採訪、編輯、主播、設備、立場、背景、成本、收入、影響力拉出一些有深度的八卦,讓保護新聞台變全民運動、研究新聞台變成顯學。
以上是我的感想和理想,應該辦不到,其實我只能從一些細微的地方,不斷地協助新聞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今天要與大家分享51台---東森新聞的傑作。
最近有兩則新聞值得稱許,新聞台已經跟台灣人生活密不可分,請大家努力為東森新聞鼓掌。
(一)、史上最熱 溫度計破表東森新聞總是那麼貼心,5月25日,天氣熱的不得了,一線主播廖筱君及其編輯同仁為了博君一笑,畫面正中間下了令人會心一笑的大標[史上最熱 溫度計破表],溫度計怎麼會破表?難道東森的溫度計最高溫只到37度C?這當然是東森新聞故意的,天氣熱的那麼煩躁,新聞台也肩負抒發觀眾鬱悶壓力的任務,因此特地以超冷笑話普渡眾生,用心良苦令人讚許!
(二)、趙建銘縮頭進法院 這一則則是發揮正義感,趙玉柱、趙建銘兩位豬頭父子,5月29日再度到法院報到,東森新聞的旁白是:[...總統女婿趙建銘進入法院時,不尋常的縮著頭,一路閃躲的走進法庭...]、[...趙建銘舉止怪異的走進法院,趙建銘一路縮頭,百般閃躲的走進法院,而且還連縮了2次,跟在後頭的趙玉柱同樣神情略帶嚴肅,難道即將宣判的二審結果可能不利於被告嗎?]
各位,多麼鏗鏘有力,藍綠都喊打的公敵,東森先不著痕跡說他[不尋常的縮著頭],告訴大家趙建銘心虛;[一路閃躲的走進法院]說他鬼鬼祟祟;[舉止怪異]說他其實不自在;最後下結論[難道即將宣判的二審結果可能不利於被告嗎?],拿著攝影機追拍,讓趙建銘縮頭、閃躲、舉止怪異,營造趙建銘有罪在身愧對大眾的畫面,再補他一句二審結果等等,實在是高招,好像趙建銘業已入罪,因此行為不自然,東森策劃這一段新聞為大家出氣、讓趙建銘漏氣,實在大快人心,如此的新聞採編特殊技巧、將編劇融入新聞的智慧,出奇致勝令人佩服!
延伸閱讀:慕容理深,多啦A夢在東森?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轉載---<李登輝氏>30日から約2年半ぶりに訪日
<李登輝氏>30日から約2年半ぶりに訪日
5月29日12時52分配信 毎日新聞
台湾の李登輝前総統(84)が30日から約2年半ぶりに訪日する。総統退任後3度目となる今回の訪日では、初めての東京滞在や講演なども設定された。04年12月の前回の訪日では政治的な発言を控えており、今回も李氏は「講演は学術的な内容になる」と述べ、観光・学術目的での訪日を強調している。
最終更新:5月29日12時52分
-----------------------------------------------------
睽違兩年半 李登輝先生30日起訪日
5月29日12點52分訊息傳遞 每日新聞
台灣的李登輝前總統(84歲)將於30日起拜訪兩年半沒來的日本。總統任期結束後,這是第三次來日本,而這次將是第一次停留東京及發表演講。上次2004年12月的訪問盡量不提到政治,這次李登輝也表示是[學術內容的演講],強調拜訪日本是觀光及學術目的。
最後更新:5月29日12點52分
----------------------------------------------------------------------------
這一篇是從日本雅虎新聞COPY下來的,來源是每日新聞,日本雅虎也是日本入口網站的第一名,新聞入口的合作對象也非常多,在標題[<李登輝氏>30日から約2年半ぶりに訪日]下顯示新聞的時間及來源,但會加上[配信]兩個字,是傳送訊息的意思,台灣不會有這樣的表現方式,只要標示時間及來源即可,這是日本人{丁寧}的地方。
另外一個雅虎日本不同的地方是,每一則新聞標題的後面,都有新聞的發佈時間,雅虎奇摩是在新聞網頁最後面的最新新聞most recent才有;日本雅虎另一個服務是,假如這則新聞有其它相關消息,會在最後面顯示[関連記事]。例如下圖15時0分新聞[台湾前総統、30日に来日=滞在中に講演・記者会見を予定(台灣前總統30號來日,停留期間預定發表演講及舉行記者會) 5月29日15時0分配信 時事通信]後面即有[関連記事2件]也就是這一則連我上面翻譯那則,有關的新聞已有兩則,當然點下去後,兩則就會依時間前後並列在一起。
當然我認為兩邊雅虎應該還有許多不同,而這些不同點應該是地方不同而產生的,有發展的歷史背景、使用習慣等等,Yahoo!有一套經營模式,到不同的地方再適度的本土化,固然有些地方艱苦奮鬥,但基本上強大的美國資金˙人才˙技術的支撐,在各種新的服務都有領先的表現。
-----------------------------------------------------------------------------
上面的每日新聞及時事通信點進去後,是到了雅虎日本的新聞網頁,每日新聞真正的網址是http://www.mainichi.co.jp/home.html,時事通信是http://www.jiji.com/,因為我直接轉貼,所以連連結都貼過來了。
-----------------------------------------------------------------------------

延伸閱讀:慕容理深,李登輝「參拜靖國神社」?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MSO使力 NCC接力 電視台不夠力
我想若要解釋有線電視頻道為什麼會是現在大家在家裡看到的頻位,我應該是要開課,也許要從1994年開始講起,裡面要包含有線電視的誕生、有線電視的茁壯、系統與頻道的關係、有線電視法、頻道的經營、頻道的發行、系統的演變歷史、MSO與獨立系統、系統的頻道購買、上頻與下架、新聞局與NCC,會很累!而且大家關心的應該不是這個,是家裡面電視頻道給我們什麼。 我為了NCC才寫了一篇新聞內容、一篇頻道位置,就快累死了,都還沒寫到NCC管轄的別的產業,希望大家自愛一點,不要再出狀況給NCC了!
只好直接切入主題,觀眾們有沒人關心頻道位置在哪裡?應該有,但如果不是你家的系統的頻道你會不會關心?答案是:不會!
對不起,因為急著幫NCC澄清,就先講了答案【不是你們家的系統的頻道位置你不會關心】。
事情是這樣的,東森系統有13家,其中11家從2006/7/1起把日本台區塊由原先的44、45、46台調到82、83、84台,後來有2家調回原區塊,因此共有9家系統的日本台區塊跟其他的57家系統不一樣,緯來日本台很不爽,因為擁有14家系統的中嘉跟緯來同集團,有系統背景,竟然被亂調,但這是NCC通過的。不過事情到了今年,2007/5/1東森9家系統將日本台區塊移到75、76、77,中嘉14家系統也在2007/5/26把日本台移到75、76、77,因此,共有23家系統的日本台位置跟其他系統不一樣。
系統要調整頻道位置,其實有法可循(牽涉很廣、不在此作解釋,反正系統要將頻位表送審),因此,系統有移頻的自由(但調整的幅度有限制,也就是說,大部分要跟大家一樣),經過NCC的審核,通過以後,就可以移動,因此做決定的是NCC。
東森與中嘉都是MSO,也就是多系統經營者,一旦下令,影響的就是上百萬戶,其實因為這個業界很複雜,雖然以前大家都定頻在同個頻位,但是東森與中嘉有其經營考量,因此幾乎同時申請要調整頻道位置,我覺得無可厚非,重點在觀眾接不接受。
其實不用內行,也知道頻位要怎麼選,例如,選前面一點、選前後面有強的頻道、選好按的號碼、選好記的號碼,選完頻位,就希望全台灣的頻位要一致,這將有利於宣傳,廣告主也希望頻道位置能一致,因為會影響收視率、影響到他的廣告收視率。
但事情要是這麼美就好了,系統有意見、代理商有意見、學者有意見、NCC有意見,因此,最後NCC是要處理的。
結果來說,日本台區塊調來調去,這個五月兩分天下,究竟是怎麼搞的?大部分頻道全國定頻,偏偏日本台不行,想來,NCC要有一段日子被臭罵(系統也會被罵、頻道也會被罵)。
但是,NCC是對的,理由如下: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Newsweek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日本版2007-5・23号
日文版Newsweek的2007-5˙23号的內容(如上圖):【台湾総統候補˙謝長廷は「安倍的」ソフト独立派】台灣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是安倍式的軟性獨立派(嗯,是台灣總統),這個圖是我從日本的Newsweek的網站上抓下來的,網站上這個PAGE的名稱是【今週の中吊り】,意思是本期的內容提要;雖然是網站抓的,但是只要坐過日本電車,都知道日本的那些雜誌主要使用[電車媒體],也就是都做成這樣一張圖,貼或吊在電車上,電車族坐車閒閒都會加減讀,一定會有有興趣的話題,這張圖其實就是本期Newsweek的廣告。
點入【最新号の目次】(最新一期的目錄)5/16出刊http://nwj-web.jp/contents/index.html,就可以看到
【民進党の新顔はソフトな独立派
台湾 対中関係改善と憲法改正の野望を秘める謝長廷はまるでポスト小泉の安倍首相?】,台湾兩字是表示這則新聞是台灣的新聞,整句的意思是:民進黨的New Face是soft的獨立派,隱藏著與中國關係改善、修改憲法野心的謝長廷有如繼任小泉的安倍首相?
只有標題,所以我不知道內容,應該找到原文翻譯一下才是!
備註:雖然小泉首相人氣不錯,但日本人在小泉下台前很久就一直猜測誰會繼任小泉,因此「ポスト小泉」(小泉繼任者)變成一個流行語,但小泉下台已久,說謝長廷像安倍就好了,幹嘛扯到小泉?我推測應是在說安倍接任前的狀況、跟小泉的關係等等,所以要提到小泉;但是講台灣就講台灣,幹嘛扯到日本人呢?我推測Newsweek是大媒體,牽扯到台海問題的事情,不得不關心,但是一般日本人對國際情勢有些不關心又不太懂,因此Newsweek以日本政壇情事來做引導跟切入,去吸引讀者的興趣,畢竟出雜誌要賣錢,類似的新聞寫作技巧及行銷手法不可不用。不過,我沒看到內文,真的都是推測的,要是我看了、或是誰看了,推測錯了的話......再說吧!
*******************************
2007/5/25的補充
一、5.23号已經下架,因此第一張圖已不在【今週の中吊り】的PAGE。
二、要看第二張圖,已經到了【過去の表紙一覧】(以前的期數封面一覽)。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美而廉藝廊攝影家風華再現
2007.05.19-07.15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台灣第一家攝影藝廊---美而廉藝廊18位攝影家的著名作品,可以看到很多半世紀之前的作品,記載了那純樸的時代之外,也能讚嘆當時這些攝影家的技巧、創意與構圖。
幾位藝術家親自出席,相信即使創作的體力不再,年輕時鼓躍的心必定仍是鮮活的記憶。
六位大師已不在世上,但光彩猶在。
淡水、日月潭、野柳、新店溪、龍山寺、四腳亭、碧潭、蘭嶼、桃園、澎湖,甚至京都跟上海。
值得好好欣賞,這些台灣的另一批藝術資產。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NCC展魄力、電視台很吃力、觀眾超沒力
接下來有許多選舉,NCC不僅可以達成收入新高,未來當可輕易訂定超高業績目標,若可以上市,肯定是績優股。
首先,TVBS的[黑道嗆聲錄影帶]事件,罰兩百萬 http://big5.huaxia.com/xw/tw/2007/00622697.html
三立[二二八走過一甲子錯誤引用畫面]事件,罰一百萬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19/11/ejei.html
八個電視台節目廣告化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3+112007051100346,00.html,共罰2,520萬。
真是可喜可賀,國家又有進帳,電視台有一陣子不會[假肖] 。
假如罰款金額是有意義的、我的意思是說罰款金額應該代表NCC的標準有某種程度認為罪比較重的罰多一點、罪輕的罰少一點的話,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知道這些電視台的犯錯程度。
不過請大家注意,TVBS是兩個頻道各罰一百萬,公司共要付兩百萬。
NCC認為三立跟TVBS情節一般嚴重,因此[重罰]一百萬。
TVBS罰的比三立多因此很多人不爽,其實大家誤會了,是[一樣重],只是罰兩百萬是事實,挺TVBS的人認為〔記者、特派製造假新聞,新聞部高層不察,當成獨家播出〕的罪比不上〔錯誤引用畫面〕,因為三立明顯用錯誤的畫面、聳動的旁白,意圖挑撥族群紛爭,有撕裂社會的動機。
我們不是NCC那些既有念書、又有智慧的委員,TVBS跟三立,NCC已經說一樣重了,而且是[最重的],請大家不要再懷疑。
我們不能把不同的事情類比,也不敢懷疑,但光就罰款這件事,顯然TVBS跟三立不是[最重的]。
有幾家白目的電視台,當作NCC瞎了,公然把時段銷售出去,不僅省了節目製作、購買、播出費用,還收時段費用,一來一往,顯然大賺,因此NCC使出強烈手段,拿八家電視台開刀。
金額理當跟罪責有關,不然訂個公定價不是很省事,因此八家電視台有一家罰120萬、兩家200萬、五家400萬,就是告訴我們,罰款不同是依情節輕重而定,這倒也言之成理。
等等,已經說100萬是最重的,為何有120、200、400萬出現?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是有念書、有智慧的NCC委員,但可以推測一下。
NCC委員是不會錯的,因為政治立場公正(藍綠都有,經過色彩調和,合理相信立場公正)、知識淵博(全是教授、博士、碩士、技術長、總經理之類的),難道會錯?
應該是[TVBS跟三立屬烏龍事件]、[八家電視台屬違反節目應與廣告區分法律]分屬不同的罪行,所以處分標準不同。我想再幫他們解釋一下,就是罪的種類不同,例如偷竊跟搶劫,就是罪的種類不同,偷竊罪再重,也不會比搶劫罪重,因此,整體看起來,[最重的]TVBS跟三立的犯罪情節雖重,但是不是嚴重的罪,也就是說,他媽的假如你利用媒體的傳播跟渲染的威力、找個人拍下嚇人的持槍恐嚇畫面、吃晚飯黃金時間播出然後嚇到大家的罪,不是很重;也就是說,他奶奶的把嚴肅歷史用錯誤畫面誤導觀眾、引起社會紛爭、反而模糊應該重視的歷史本身的焦點的罪,也不是很重。
因此,一般人可能不瞭解被NCC重罰的八家電視台的罪有多重,其實,我也不瞭解,但從全國兩千三百萬人中選出的十三人,並不是菁英兩個字可以形容,同時,我們一般愚蠢的人也不能、不用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只知道,他們絕對不會錯。
但是不用了解不代表可以裝傻,我們反而要更支持NCC的決定,所以我們應該依罰款金額來發揮我們的正義感,首先了解罰越多錢的就是罪孽越深重,罪孽越深重的,請能譴責的譴責、能唾棄的唾棄。
依金額排列由少到多是三立、東森綜合、東森戲劇、高點、TVBS、東風、年代MUCH、國興、超視、JET TV。
尤其後面五家,竟然被罰了四百萬,足足是三立的四倍,雖然我還是不瞭解這四家到底有多可惡,但依結果來看,簡直可惡到極點,假如大家認為三立跟TVBS很可惡,那這四家可惡的程度,我認為已經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假如三立跟TVBS要關台,那這八家電視台應該要勞改。
這篇文章看起來有點混亂,但是我是依NCC邏輯來說明這幾個事件的詳細,假如把你搞亂了,我很抱歉,但是因為NCC不會錯,所以我也沒錯。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三鶯歷史與文化數位教材設計
不小心找到這個網站:[三鶯歷史與文化數位教材設計]http://szt3d.ntpu.edu.tw/taipei/index.htm。進入網站,大title是:三鶯歷史與文化,再仔細看,原來是台北大學的-數位教材設計-。
- 希望除了三峽祖師廟外,再加入鶯歌文化面的點(請台北大學思考應該先做什麼),然後再加入三峽的其他的點。
- 再增加觀光景點,三鶯地區還蠻多的,我所指的是玩、樂那一種的。
- 老街要再加入鶯歌,然後老街部份也要有英、日文介紹。
- 史料與相關文獻的當代部份沒有鶯歌鎮誌。
感謝台北大學http://www.ntpu.edu.tw/的用心。
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七十臺陽再現風華特展&番外篇
台陽展就是All Star全明星的那種感覺。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轉載---自由時報三峽老街溝蓋斷裂 遊客卡腳
2007/5/7〔記者吳仁捷/板橋報導〕三峽老街旅遊安全亮紅燈!六十歲蔡姓男子昨天隨團從高雄北上到台北縣三峽鎮老街遊玩,踏上老街(民權街)人行道的鐵製水溝蓋後,溝蓋應聲斷成兩半,蔡某雙腳跌落溝內當場痛得大叫,一旁團員趕忙將他從水溝中拉起,引來人潮注目。
走人行道釀意外 雙腳跌入溝
帶團的吳姓女領隊見狀急撥一一九求救,三峽消防分隊趕抵為蔡某包紮送醫,所幸僅左膝因跌落受到撕裂傷;吳姓女領隊與團員們對三峽老街排水溝設施釀成團員受傷意外感到遺憾,對三峽老街印象大打折扣,要求養護老街的相關單位改善。
遊客不安全 縣府要包商檢查
三峽鎮三峽里辦公處說,目前由台北縣政府發包的三角湧老街工程,已進入驗收階段,遊客受傷意外應屬個案;台北縣政府住宅及城鄉發展局說,將在今天派員前往三峽老街勘查,要求包商立即對老街工區總體檢,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台北縣消防局昨天下午約一時卅分獲報,一名男子跌落三峽鎮老街九十六號前水溝,男子因左膝受傷流血,三峽分隊立即派員救護,將傷者送醫包紮,傷者雖無大礙,不過因突然跌落,受到驚嚇敗興而歸。
吳姓女領隊說,三峽老街是北台灣旅遊著名景點,但政府改造老街同時,卻罔顧遊客安全,不禁讓人為遊客安全捏把冷汗。







老老台客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HARAJUKU駅
原宿車站還是舊舊的,繞圈圈的山手線上,原宿是面積體積很小的一站,但卻是巨人般的存在,你要去明治神宮、你要去竹下通、你要去代代木公園、你要去表參道,或是你都要去,搭山手線,在這裡下車吧!內圈行方向下一站是超大站的渋谷車站,外圈行的下一站是代代木站,下下一站是第一大站的新宿車站。
月台是島式,出口就兩個,一個竹下口,出去就是竹下通,一個表參道口,出去就是表參道,這就是原宿站神奇的地方,竹下通是流行的起點,其實偏向很年輕的族群,各式各樣小小的店,賣著新穎的服飾、新奇的玩意,表參道卻是精品的聚集地,台灣人迷信的大品牌,幾乎在這條路上都有標新立異的獨立建築物,表參道之丘完成後,整條完整的夢幻般的漂亮街道,就是日劇的天然佈景。
明治神宮是紀念明治天皇夫婦的,神宮是神社的最高等級,蓋明治神宮時,台灣已經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毫不客氣的從台灣移植了幾萬棵樹到明治神宮,1920年代的台灣少幾棵樹當然不會怎樣,只是日本人做事真的很徹底(很扯啦),也造就了現在有十幾萬棵樹在神宮裡面,所以比起這裡、比起皇居,大安森林公園就有點稀疏了。
日本早就取消舊曆年,因此跟著老外過新年,每年12月31日到1月1日,總有200多萬人依習俗到明治神宮拜拜,原宿車站這時候就多開一個出口,臨時月台、臨時出口也是原宿站的特色。
「這就是明治神宮喔?」
是啊。
五秒後......,
「可以走了吧?老廟有甚麼好看的?去表參道嘛!」
好啊!
去妳(要去)的!
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轉載---顏水龍、楊三郎名家畫作 錯過再等五年
【聯合晚報/記者韓青秀/台北報導】 2007.05.02 03:35 pm
顏水龍---記者周永受攝影、臺陽美術協會提供
楊三郎---記者周永受攝影、臺陽美術協會提供
臺陽基金會理事長吳隆榮表示,在台灣早期的美術發展中,社會大眾對於繪畫創作的了解不多,日據時代也缺乏專門性的美術學校,多數畫家留學日本歸台後必須透過畫會組成來推展活動。臺陽美術協會成立,每位組成會員都享有平等權利、共同參與負責展覽活動,突破了台展官方把持的主流色彩,更主動塑造了台灣本土美術運動的主導地位。
由於楊三郎、李石樵、廖繼春等畫家的作品在拍賣市場十分熱門搶手,因保險公司擔心賠償風險高,還拒絕單獨只為某幅畫作保險,只接受以會場安全為投保項目,也讓主辦單位格外謹慎,避免向已故畫家家屬借展的畫作遭到損害。
台陽70 畫說台灣美
已有70年歷史的臺陽美展,每逢五、十年,會向已故知名畫家家人借展珍貴畫作;今天起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七十臺陽,再現風華」特展,包括顏水龍、楊三郎等名家畫作。圖為楊三郎的「玉山遠眺」及顏水龍所畫的「蘭嶼斜陽」。要看難得一見的名畫,錯過這次,可能要再等五年。
【2007/05/02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