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http://pomeloblog.blogspot.com/2007/04/meguro.html

MEGURO駅

東京山手線(JR東日本)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車站,當然還有東京急行(東急目黑線)、地下鐵(南北線、三田線),一天是二、三十萬人次的出入,一般觀光客通常不會特地到這裡一遊,除了要去駐日本代表處(白金台)、或是Pioneer總公司、或是著名的目黑雅敘園、或是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電車會分上行、下行,但山手線是繞圈圈,所以一個方向是內圈、一個是外圈,內圈行的話,是往品川車站方向(下一站是五反田),外圈行的話是往渋谷、新宿車站(下一站是惠比壽),當然,不管外圈內圈,不下車的話,都會回到原點;只要是山手線上的車站,都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點,地下鐵可以到達政治中心的永田町、大手町,東急線往郊外走,會經過有名的田園調布、多摩川。
往住宅區走,乾乾淨淨、舒舒服服,目黑真的有一些高級住宅,聽說王貞治是住在目黑,但不知道是不是目黑車站附近;台灣前輩畫家何德來逝世於目黑。
日本住宅的租售,一定有標示離車站幾分鐘,不過有錢人通常都離車站遠一點,因為電車不是他們的交通工具。
附近當然也有許多學校,日出女子學園是比較有名的。
西口有一個比較大的廣場,所以感覺西口比較熱鬧,東口一出去,馬路相對顯得狹小。
特地來是因為有名的豬排飯,就在車站旁邊,等兩個小時是很正常的,因為切豬排的只有一個人,他永遠是依照自己的節奏,不管有多少客人;平均一個多小時的等待時間中,大半的時間都在店外,這時候有機會好好看一下目黑車站的周邊,那些圍繞著車站的商業小樓(畢竟不是山手線的大站),或是繁忙中仍是乾淨、有次序、很體面的公車來來去去;進店內後還是有一條長長的人龍,我在那裡學習吃好吃的店要排隊;店內清一色白色制服工作人員,每個人都一定要戴帽子,我總是在二樓用餐,坐下來以後還要等個一、二十分鐘,以前喜歡吃全赤肉的豬排,後來發現有點肥肉也是有不同的口感;我認為炸豬排有三個重點:一、肉要好,也要會處理,肉要打的非常均勻;二、沾完小麥粉、蛋汁後,高溫油、低溫油的炸的時間;第三是
醬汁。有的地方高麗菜是一種醬汁、豬排是一種醬汁,這裡就用一種,配上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比較好吃的日本米飯,反正就是超好吃。
去目黑也會在車站裡的蛋糕店買個地瓜糕,也是要排隊的,熱呼呼的,不管豬排吃再飽,也總是狼吞虎嚥連番薯皮都吃下去。
望著車站內山手線車站圖,心想,原來有目白車站,難怪有目黑車站,後來才知道,這裡是目黑區、有目黑川、有目黑不動尊,目黑不動尊是天台宗的寺,離目黑車站不遠,聽說有目黑不動尊,才有目黑這個地名,而目黑不動尊是江戶五色不動其中一個,還有目白、目青、目赤、目黃。

「好好吃喔!」
廢話,當然好吃!
「可是等太久了.....」
再久我都要等,這裡是許多回憶的開始,是我的第一站......!

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http://pomeloblog.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17.html

轉載---林恩宇日本職棒初先發初勝利


台湾代表の林が初先発初勝利
2007年4月14日(土) 6時5分 スポーツニッポン


<日-楽>6回零封で初先発初勝利の林(左)は野村監督から握手と頭をなでなでされる


 【楽2-0日】楽天が6人継投で逃げ切り、日本ハムに球団初の完封勝ち。主役は6回2安打無失点で初先発初勝利を挙げた新戦力、林恩宇(リン・オンユ)だ。
樂天以六名投手接力,球團史上第一次完封日本火腿,主角是主投六局兩安打無失分、第一次先發拿下第一勝的新戰力---林恩宇。
 

...請繼續閱讀

2007年4月14日 星期六

http://pomeloblog.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html

轉載---李石樵百歲紀念展

李石樵百歲紀念展(2007-04-08︱台北市)

點此連結觀賞放大圖

▲1977年華南銀行將畫家李石樵的《三美圖》印製於火柴盒上,作為宣傳之用,在當時引起「藝術與色情」的熱烈討論,本次展覽除了展出引發討論的作品外,也一起展出當年的火柴盒。(2007-04-08︱台北市︱簡志宏攝)


點此連結觀賞放大圖


▲左邊是李石樵1946年以自己的妻子與女兒為模特兒所完成的畫作《河邊洗衣》,該作品以台北大橋及淡水河為背景,描寫當時的台灣社會,婦女在家庭所擔負的角色。(2007-04-08︱台北市︱簡志宏攝)


點此連結觀賞放大圖

▲這是1945年以台北太平町市場為題材的人物群像畫作《市場口》。透過李石樵筆下細緻寫實的人物刻劃,讓我們看見一個時代各個階層與異質文化並存的台灣戰後社會。(2007-04-08︱台北市︱簡志宏攝)


2007年4月3日 星期二

http://pomeloblog.blogspot.com/2007/04/who-killed-newspaper.html

Who Killed The Newspaper

星報跟民生報走入歷史了。
繼自立晚報、中央日報、中時晚報、台灣日報等等,更早之前還有我看著它成立、看著它結束、最短命的勁報,其他小報倒閉的不及輩載。
根據傳言,聯合、中時報系每年大幅虧損,蘋果要不是房地產景氣轉好,恐怕也是難以殘喘至今,即是是廣告營收領先蘋果的自由時報,也經常有當月赤字的情形發生。
以前報紙真的是暴利,是最早出現的唯一的媒體、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可深入、可淺出,任何有廣告需求的消費民生用品、形象、公告、通知,都要透過報紙,除了全版、半版大大小小以外,還有分類廣告,造就聯合、中時兩大報系,兩家族累積雄厚資產,對待員工也都非常仁厚;雜誌、廣播、無線電視,都與報紙安然相處,彼此妥當安排廣告主的需求。


  • 以前對待員工仁厚的媒體,現在淪為政治打手,真令人寒心!
  • 果然現在辦免費報的就是大報。
  • 數位資訊匯流的時代來臨,不僅報紙,其他媒體我都覺得有很大的危機,經營模式要改變了。
  • 我覺得大家還是要買報紙,因為畢竟是一個包東西、擦東西、墊東西、塞東西的好東西。
  • 不然不要買好了,因為實在是要砍好多樹喔!

...請繼續閱讀